窑炉技术 | 陶瓷技术 | 玻璃技术 | 论文选刊 | 耐火技术 | 基本常识 | 马上登陆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交流>> 玻璃技术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 
(发布日期:2007/5/31 9:39:00)
  浏览人数:1121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一、概况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以天然矿石为原料,经过对各原料成分的科学计算和合理配比后,进行粉磨均化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序最后形成各类产品。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几个微米,到二十几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的突出特点是比强度大,弹性模量高,伸长率低,同时还具有电绝缘、耐腐蚀等优点,通常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是玻璃纤维行业中最基础,也是产量最大的产品,其产量约占玻璃纤维总产量的70%以上。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作为增强热固性、热塑性塑料制作的各种工业设备和各种建筑材料如制造玻璃钢冷却塔、玻璃钢压力管道、水箱、各种板、管和型材、防腐槽和贮罐,在石化、钢铁、电力行业以及市政工程和建筑业、汽车工业被广泛应用。无捻粗纱还是制造其它玻璃纤维制品的基础原材料,如用于高速公路的土工格栅,用于建筑工程的玻纤网布等,玻璃纤维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不仅是促进其它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高技术所需的基础材料,而且其本身就是高技术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二、玻璃纤维行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有池窑拉丝法和坩埚拉丝法两种。池窑拉丝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国外引进的,后经消化吸收逐步在国内发展起来的。池窑拉丝法生产方式从天然矿石原料到产品一步完成,产量高、能耗低,其先进的拉丝技术、浸润剂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干燥技术以及后加工技术,再加上一系列配套的先进设备,为生产高品质玻璃纤维产品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其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具有坩埚法工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坩埚拉丝法是传统的生产工艺,它是采用先将天然矿石制成玻璃球,再用玻璃球熔化拉丝的方式进行生产的,由于生产时需经过二次熔化,能源消耗大,特别是用坩埚小规模生产,工艺参数不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受工艺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其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
  我国玻璃纤维工业创始于1958年,由于当时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和经济封锁,开始时以土法生产为主,生产技术极为落后,初期年产量仅125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了八十年代总产量仅达到3万吨左右。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池窑拉丝技术,加上国家的大量投入,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的玻璃纤维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产品产量规格品种以及工艺技术和企业规模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5年全国玻璃纤维产量达到16万吨,成为世界玻璃纤维生产大国。九十年代后期和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我国玻璃纤维行业更是以前所未有高速发展,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以20%的年增长率完成了大跨度的升级换代,创造了我国工业发展速度之最。
  (1)企业规模趋于合理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下,玻璃纤维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过于分散的局面,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建设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一批年产量超过万吨的企业成为行业的排头兵,部分大中型企业通过资本扩张、资产重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扩大了企业规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经过体制改革和转变经营机制,出现了一批专业化的玻璃纤维制品深加工企业。目前行业中已出现了山东泰山、浙江巨石、重庆国际三大龙头企业,这三家的总产量已达17万吨,约占到全行业总产量的50%,成为我国重要的玻纤工业基地,越来越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质资源向这些企业集中,规模经济的效益已初见端倪。
  (2)全行业产量和出口量增长迅速
  近3年来,我国玻璃纤维产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用池窑拉丝法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幅更达50%以上。2002年我国玻璃纤维总产量超过34万吨(不包括台湾省),同比增长39.6%,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产品的产供销和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增长。
  10年前我国玻璃纤维产品出口额仅为1000多万美元,2002年已达到2.5亿多美元,出口额10年翻了4番之多,出口量超过12万吨,比上年增长37.5%。一批池窑拉丝的企业和玻纤深加工企业已成为行业出口创汇的支柱,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2003年第一季度,玻璃纤维产品出口又创新高,从全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显示,玻璃纤维出口5.5万吨,同比增长133.8%,创汇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70.3%。
  (3)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中碱玻璃纤维产品过去一直是我国玻璃纤维的主要品种,其产量占到了总产量的70%以上。近几年来,在国家"鼓励发展年产万吨以上的无碱池窑拉丝生产线"等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导下,宏观调控显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对高品质玻璃纤维需求的增加,使得无碱玻璃纤维产品的产量逐年上升,据统计2002年无碱玻璃纤维产品的产量已占玻璃纤维总产量的65%以上,成为我国玻璃纤维产品中的主要品种。
  由于玻璃纤维产品在交通运输、电子、能源与建筑等领域上的应用不断拓展,对玻璃纤维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不同性能的需求增强,促进了企业对各种高性能、多功能玻璃纤维制品的研发,推动了玻璃纤维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采用2000孔、4000孔高效率成型技术,1600孔四分拉技术,直接湿法、干法短切原丝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产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大规格、大幅宽的机织物、多向编织物和无纺织物等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些新产品新品种的增加,改变了玻璃纤维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4)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纵观近几年我国玻璃纤维工业的发展,玻璃纤维产量的迅速扩大,产品品种的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玻璃纤维生产大国。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玻璃纤维工业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国玻纤工业要真正跻身世界玻纤强国之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现有各类玻璃纤维生产企业100多家,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只有十几家,生产规模小,产量低不能形成规模优势,而美国、法国等国家,其玻纤生产企业仅有几家,但每一家的产量都比我国100多家产量之和还要多,他们靠的是规模效益。美国OC公司的年产量约65万吨,比全国的总产量要高出2倍多。
  除了在企业规模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外,在产品的品种规格和档次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许多高档次的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目前国内还不能生产,增强热塑性工程塑料的玻璃纤维产品还几乎是个空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玻璃纤维出口的产品档次多为"大路货",能打出自己品牌的为数极少。而很多高附加值、高档次的玻璃纤维产品还需从国外进口。
  三、我国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状况
  通过对历次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分析和国内玻璃纤维企业情况的调查,目前可以把我国玻璃纤维企业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玻璃纤维大型骨干企业,主要是以年产量超过3万吨,产值数亿元的池窑拉丝法生产的企业为主,他们的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60%,其中以山东泰山、浙江巨石和重庆国际三大企业为代表,他们的产品的质量不仅能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且企业内控指标与国外先进的企业标准相当,在国际市场上也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对于他们来说,目前重点应放在如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功能,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档次,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把握住竞争的先机。
  第二个层次是国内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玻璃纤维企业,这部分企业约有100多家,其中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的企业有十几家,这十几家中有八、九家是池窑拉丝法生产企业,还有三、四家是坩埚法生产企业。产量在1千吨至1万吨之间的企业约有三四十家。其余都是一些规模很小的小型企业。这部份企业重点是要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在市场竞争中要使自己的产品有特色。
  第三个层次的企业实际上没有列入我国玻璃纤维生产企业总量的统计之中,这部分企业主要是陶土坩埚法生产企业,他们生产的玻璃纤维是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产量约在5万吨左右。这些企业大多是个体和私营企业,他们一般地处内地或比较偏僻的地区,大多为非法经营,有的是地下黑作坊。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较为隐蔽,再加上地方保护等原因,使得国家监督抽查和政府打假等执法检查很难有效打击到他们。他们的存在是我国玻纤行业的一个顽症。
  纵观我国玻璃纤维产品质量,也可大致可分为四个档次:
  以池窑法生产企业的产品为代表的是第一档次。这些企业中除个别是引进国外技术外,其余绝大部分为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其中无碱池窑拉丝工艺技术曾获得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采用池窑拉丝技术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是用作增强材料,如无捻粗纱和无捻粗纱、布等。但在这一档次中除了山东泰山、浙江巨石和重庆国际三大企业和外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为近三、四年投产建设的新企业,有不少还是从其它行业转为生产玻璃纤维产品的,他们在生产技术、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以及对玻璃纤维标准的理解等方面还缺少经验,有的还正在摸索和起步过程中,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还不是很稳定。但他们已经具备了生产高质量玻璃纤维产品的技术条件和生产能力,一旦掌握了玻璃纤维的工艺技术,积累了生产经验后,就会很快发展起来的。
  第二档次多为坩埚法生产企业,他们大多数是国内的一些老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过了企业改制和技术改造后焕发了新的活力。其中一部分企业通过资本扩张,资产重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迅速扩大了企业规模,他们有较好的管理基础和技术力量,有丰富的玻璃纤维生产经验,加上改制后能够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靠优良的质量扩大市场的份额,使一些老产品在质量上上了新台阶。有的企业十分重视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开发出一些具有特色的玻璃纤维产品。这类企业比较注重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他们在竞争中靠技术靠新产品打市场,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例如陕西玻纤厂的高硅氧玻璃纤维布、江苏九鼎集团的玻璃纤维网布、天马集团的玻璃纤维壁布等等,这些富有特色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又如丹阳振兴玻璃纤维厂、丹阳中亚玻璃纤维公司,他们与科研机构密切合作,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大胆使用新技术和工艺,积极探索新型增强型浸润剂的使用,不断研究和改革产品的干燥工艺等,使产品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三档次是目前仍有大多数的坩埚法生产企业,他们缺乏创新意识和更新改造能力,有的几十年一贯制死守自己的老产品不放,没有新技术的注入,产品质量总在以前的水平上徘徊;有的企业靠模仿别人的产品生存,市场上什么产品好销他们就跟进,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质量上总比不过人家,又没有自己的品牌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一入市就处于落后的地位,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在价格上他们又受到陶土坩埚生产的高碱玻璃纤维的冲击,处于前后夹击四面楚歌的境地。为了挤占市场份额获得利润,他们常采用降低产品规格,以次为充好、缺斤少两等偷工减料的方法,靠降低产品质量来参与市场竞争。他们认为执行国家标准会加重企业成本,失去低价竞争的筹码和利润的空间。为了逃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工商部门的检查和客户的投诉,极少数企业自以为聪明,利用执法部门和客户对玻璃纤维产品质量了解程度低的状况,在自己制订企业标准中,制定的指标大大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利用企业标准来为自己生产低质量的产品披上合法的外衣。
  第四个档次就是采用陶土坩埚生产的高碱玻璃纤维产品的企业。他们大多为一些个体和私营企业,利用当前市场竞争还不完善,用户贪图便宜的心态和一般用户对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缺乏检验手段,又难以直观地辨别产品质量的优劣等情况,采用廉价的碎玻璃作为原料,用陶土坩埚法工艺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高碱玻璃纤维产品,以极低廉的价格挤占市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造成我国玻璃纤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市场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这些低劣的产品不仅对优质的玻璃纤维产品造成冲击,更重要的是这些劣质产品在重要的工程上应用,将会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留下诸多的隐患。据了解目前这类产品已有部分进入了国际市场,这将会对我国玻璃纤维产品的出口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甚至还可能引发一些国家对我国玻璃纤维产品采取反倾销的措施,从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出口创汇。但这类企业往往机动性强,生产手段简陋,有较强的隐蔽性,一般政府部门的打击很难凑效。为此我们也在此呼吁,为了整个玻璃纤维行业的健康发展,广大用户要坚决抵制陶土坩埚拉制的高碱玻璃纤维,广大群众都来揭发陶土坩埚的生产,让陶土坩埚拉制的玻璃纤维象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四、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 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公平竞争
  市场竞争应该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的提高应该靠市场竞争解决,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淘汰劣质产品。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期,市场竞争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的行政介入是非常必要的,应通过各种合法有效的形式,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的规则,加强对违规的企业的处罚,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不仅仅是生产一些伪劣产品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扰乱了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近两年来,江苏省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打假治劣的行动,查处多起违法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陶土坩埚生产的高碱玻璃纤维产品的行为,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但使这类产品的数量大大减少了,也使群众增强了的质量意识,了解了这些产品的危害,许多人自觉积极地举报假冒伪劣产品。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借转让所谓的玻璃纤维生产技术进行诈骗活动的几个公司进行了坚决地取缔,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也避免了更多的人上当受骗。只有广大群众发动起来,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做到不制假、不售假、不买假,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只要各级政府部门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切实依法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假冒伪劣一定能铲除。
  政府部门在规范市场秩序过程中,除了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外,还要加强对企业标准的管理和监督,因为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的合法依据,企业标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产品质量的高低。在本次抽查中我们发现个别企业在一些项目一再降低企业标准指标要求,把制订企业标准视同儿戏,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企业标准变成了为自己生产劣质产品逃避监督和处罚的保护伞。为此我们建议各地方技术监督部门在对企业标准备案时,也应严格把好质量关,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要求企业制订质量指标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对企业标准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及时修订标准,对于蓄意降低标准技术要求,逃避监督和损害用户利益的企业标准应坚决不予备案。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2. 加强行业自律
  在玻璃纤维产销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玻璃纤维行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加强自身行为规范,行业协会和有关组织,要积极配合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对行业的引导,根据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实际,要把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主线,加快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要在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上下功夫。应不断制订新的发展规划,提出指导性的宏观工作意见,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业内企业在加强自律,公平竞争,比规模的同时要看质量不要拚价格。相互携手,和衷共济,共同对应国际市场,增加玻纤产品品种,扩大应用范围。大型玻璃纤维企业眼睛要盯在国际市场上,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在国际大市场中争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中、小型玻璃纤维生产企业要在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玻璃纤维生产,逐步成为具有专、精、特、新的玻纤制品加工企业,提高玻璃纤维产品的附加值。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玻璃熔窑小炉部位的结构.
  玻璃窑炉熔化部热点温度.
  垃圾焚烧炉结焦积灰问题.
  水泥窑炉烟气SCR脱硝.
  水泥窑炉SCR脱硝工艺.
  工业窑炉火焰喷补层的损.
  玻璃窑炉流液洞、池底等.
  马蹄焰窑炉对煤气蓄热室.
  控制好窑炉温度,才能炼.
  简析新窑炉程序的除尘变革
  玻璃窑炉的分类
  节能环保成陶瓷纤维主要.
  高性能耐磨耐火浇注料的.
  水泥窑耐火材料的选用探讨
  特种耐火材料的发展与高.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