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技术 | 陶瓷技术 | 玻璃技术 | 论文选刊 | 耐火技术 | 基本常识 | 马上登陆
淋涂玻璃烤漆施工工艺及其配方-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交流>> 玻璃技术

淋涂玻璃烤漆施工工艺及其配方 
(发布日期:2012/11/12 17:28:21)
  浏览人数:1063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居装饰越来越受到青睐。人们对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与房间相映衬的色彩和图案,而且还要求环保无毒、别具风格、自然大方等,这样就为装饰玻璃带来了极大的市场空间。
  
  装饰玻璃行业从无到有,再到快速发展的今天,仅仅用了7~8a的时间。人们对玻璃上的图案、色彩、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玻璃表面十分光滑,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这就要求印刷在上面的油墨(丝印油墨)具有很好的附着力和印刷适性。很多油墨供应商为使油墨能有较佳的流平效果,都在油墨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有机硅流平剂,以使油墨在玻璃上有较好的丝印效果。但是,在装饰玻璃的深加工工艺上,往往还要在油墨的表面上喷涂(或淋涂)涂料,以起到保护和背景色的作用。这就要求涂料在油墨上和玻璃上有很好的流平性和附着力。但在表面张力较低的油墨和玻璃上涂覆涂料,往往会产生缩孔和附着力不佳的弊病。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同时还要使涂料在玻璃上以及涂料和油墨间层间附着力都要达标,还要使得涂料有较好的重涂性、耐水性、耐溶剂性和硬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针对淋涂工艺对玻璃烤漆的特殊要求以及现实存在的上述问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适合淋涂要求的有较好的流平性、重涂性、耐水性、耐溶剂性,适宜的干燥速度和涂膜硬度的单组分溶剂型玻璃烤漆。并考察了颜基比、基体树脂/交联剂配比、流平剂种类和添加比例,催化剂种类和添加比例,对涂料的流平性能、涂料在油墨上的重涂性能、涂膜附着力、遮盖力、干燥速度、耐水性、耐溶剂性及硬度的影响。
  
  1.玻璃烤漆基础配方
  
  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    20-45
  钛白粉                18-35
  分散剂                0.1-0.3
  氨基树脂              9-12.5
  消泡剂                0.3-0.5
  流平剂                0.3-0.5
  附着力促进剂          0.8-1
  酸催化剂              0.8-1
  二甲苯                加至100
  
  将配方中丙烯酸树脂数量的50%和二甲苯的30%以及全部钛白粉和润湿分散剂加入多用机中(预先加入适量的2~3mm直径的玻璃珠),开启多用机,将转速调为1500r/min进行研磨分散(研磨过程中滴入适量的消泡剂),至细度20μm以下。将剩余的丙烯酸树脂、二甲苯加入多用机中,然后依次加入表1配方中的4~8项原材料(其中消泡剂应扣除研磨过程中加入的数量),在转速为500~600r/min下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制得成品涂料。
  
  通过对助剂种类和加入量、颜基比、交联剂/基体树脂配比、催化剂种类和加入量对涂料的流平装饰性能、重涂性能、遮盖力、干燥速度、存放稳定性以及涂膜的附着力、层间附着力、硬度、耐水性、耐溶剂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并对其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选择有机硅类流平剂添加比例为配方总量的0.04%~0.05%,颜基比为0.8∶1,氨基树脂/基体树脂配比为0.3∶1,选择长碳链二酸类有机酸催化剂加入比例为配方总量的0.8%~1.0%,在淋涂工艺中于150℃条件下烘烤15min左右制备成的单组分溶剂型玻璃烤漆涂膜具有优良的遮盖力、耐水性、耐溶剂性、附着力、漆墨层间附着力及高硬度。同时涂料还具有适宜的重涂性能、优良的储存稳定性及较好的流平装饰效果。
  
  2.淋涂涂装方法
  
  涂料经过喷嘴和“刀口”,从上方淋下,形成一定宽度的水帘状涂幕,被涂物则由皮带传送装置传动从下方经过,被涂面被涂幕平铺地复盖,完成涂布过程,超出被涂物物面的多余涂料,进入回收容器,由泵辅助循环使用。

  淋涂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人工淋涂,主要设备和工具是盖有过滤网的槽子、盛漆桶、软管等;
  
  二是幕帘淋涂,主要设备由淋漆室、淋漆机头、传送带、涂料贮槽、涂料循环泵、过滤器、调节阀、加热器或冷动器,自动灭火装置等部分组成。
  
  淋漆机头又称为淋刀,是淋漆机的主体部分。按淋漆机头结构不同可分为帘幕板式、溢流式、刀片式。
  
  帘幕板式:帘幕板式的淋漆机头是由涂料喷洒管和倾斜的帘幕板组成,这类淋漆机头是靠涂料从喷洒管的落料口落下,并在倾斜的帘幕板上流淌成均匀的帘幕,操作这种淋涂机的关键是涂料从各喷口流出的涂料要均匀,倾斜的帘幕板上不能有油污沾上,否则涂料不能均匀流淌而出现裂口,并由此造成板面上涂膜的断裂、缺损。
  
  溢流式:溢流式的淋漆机头的侧面有一条溢流槽口,涂料充满淋漆机头的贮槽后就会均匀地沿涂料溢流槽口成帘幕状落下,淋涂于下面快速移动的被涂物上,侧面溢流口的大小和及时清除溢流槽口的积漆是保证帘幕均匀的关键。
  
  刀片式:刀片式淋刀是由一把固定刀片和一把活动的刀片组成,涂料从这两把刀片间的缝隙中均匀地洒落,铺盖在经传送带传送过来的被涂物上,涂层的厚度由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的缝隙大小决定。由于这类淋刀的涂膜厚度易于掌握,深受用户的欢迎,所以目前生产的淋漆机大多采用刀片式机头。刀片式淋漆机在操作时涂料槽体内应充满料液,如果涂料供应不足,贮槽内就会出现空隙而使淋幕断裂,造成涂膜层的缺损;同时两把刀片间的距离是控制涂层厚度的主要参数,所以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间的距离应根据涂层适度调节,刀片间的宽度一般为0.6—1.0mm之间,此时消除刀片上的堵塞物也是正确使用淋刀的关键。
  
  涂料贮槽是盛装涂料的容器,由出料口、回料口、消泡器等部件组成。有的涂料贮槽为了配合UV涂料的需要还配有加热器和搅拌装置等。
  
  经淋涂后的涂料余液进入涂料贮槽的回料口,一般置于贮罐的顶部,回料口的下方又往往装有一呈宝塔状的消泡器,设置消泡器的目的是在于消除涂料经淋刀口下落后流回涂料槽产生的气泡,这种因涂料流动而产生的气泡需要在流入贮槽前加以消除,宝塔状的消泡器的作用是可以减缓涂料的下滑速度和增加流淌的表面积,使气泡壁破裂而达到消泡的目的。
  
  涂料的出口常置于贮槽的底部,除了便于抽液以外,对淋涂作业而言,这是避免气泡的方法。因为料液从高处落下,流动及撞击均会产生气泡,但这些气泡在贮槽中会上升到顶部,所以涂料出口管置于下方,也可防止涂料中可能产生的气泡被吸入涂料泵而在淋涂时破幕。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玻璃熔窑小炉部位的结构.
  玻璃窑炉熔化部热点温度.
  垃圾焚烧炉结焦积灰问题.
  水泥窑炉烟气SCR脱硝.
  水泥窑炉SCR脱硝工艺.
  工业窑炉火焰喷补层的损.
  玻璃窑炉流液洞、池底等.
  马蹄焰窑炉对煤气蓄热室.
  控制好窑炉温度,才能炼.
  简析新窑炉程序的除尘变革
  玻璃窑炉的分类
  节能环保成陶瓷纤维主要.
  高性能耐磨耐火浇注料的.
  水泥窑耐火材料的选用探讨
  特种耐火材料的发展与高.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