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中国建材拟开启玻璃制造业重组大幕-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玻璃

中国建材拟开启玻璃制造业重组大幕 
(发布日期:2012/3/27 15:19:42)
  浏览人数:331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2月27日消息,央企中国建材集团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918亿元,利润总额141亿元,净利润107亿元。今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京对媒体公布了以上业绩。他还表示,6年来重组了约300家水泥企业的中国建材,下一步将谋划整合国内玻璃制造产业。
  
  按照《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水泥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要从目前的25%提升到35%以上,平板玻璃前10强企业生产集中度要从57%提升至75%以上。央企中国建材正是联合重组的主角——2006年出资9.6亿元,受让徐州海螺水泥公司100%股份及其他权益,成为迄今为止国内建材行业间的最大单项并购交易;2007年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重组近150家企业;2011年12月成立西南水泥公司,计划用两到三年左右时间,产能超过亿吨,占西南区域20%-25%市场份额。
  
  国内水泥、平板玻璃等主产品的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55%、50%,均列世界第一。但与众多传统制造业一样,产能过剩也困扰着两个行业,两者也都是中国建材的主业。宋志平说:“很多产业都处于饱和状态,玻璃制造全行业都在亏损,下一步集团会整合玻璃产业。”按照其战略,将“大力推进水泥、玻璃行业的结构调整,联合重组和节能减排”,改变行业恶性竞争局面。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江林如此解释重组的必要性:2011年我国水泥行业实现1000亿元利润总额,而同为建筑材料的钢铁和玻璃行业则效益不好。如此大的反差,是因为在中国建材、海螺等大企业带动下,水泥行业经营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中国建材所在区域主动限产,以销定产,推动区域水泥价格理性回归,企业和行业呈现了健康发展态势。
  
  央企中国建材在水泥和玻璃两产业大举推进重组后,是否会造成价格垄断?宋志平否认了这一点,称现在国内水泥等建材行业的主要问题仍是过于分散,通过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是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合理价格,促进行业整体价值的提升。“现在中国水泥价格不合理,国际上水泥价格是钢材的1/3,中国是1/10-1/15。”他还强调,水泥行业是充分竞争行业,央企愿意和民营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不要求特殊待遇。
  
  中国建材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世界500强之一。截至2011年底,水泥产能3亿吨,居世界第一;石膏板产能12.7亿平方米,居世界前列;玻璃纤维产能100万吨,居世界第一。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