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营口靠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玻璃

营口靠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发布日期:2011/11/15 15:42:35)
  浏览人数:285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今年以来,营口市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在加速总量扩张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总投资300亿元的五矿营口中板技改H钢项目、总投资215亿元的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重工装备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新东北电气集团输变电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江苏恒力集团聚酯薄膜项目、总投资45亿元的营口东吉集团新型环保节能电熔镁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香港信义集团玻璃项目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展顺利,为营口实现率先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86.8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8%,总量和增幅分别列全省第四和第一。

    创新提升产业丰厚度

    9月2日,营口银河镁铝合金有限公司成功轧制出了幅宽1.5米、厚度7毫米的变形镁合金热轧板材,标志着我国镁合金生产和深加工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镁合金是迄今在工程中应用的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绿色金属材料。生产宽幅变形镁合金板材是镁合金应用领域中最难突破的环节,也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研究课题。营口银河镁铝合金有限公司同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和大连交通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先后突破了金属镁净化、合金化、变形镁合金板材轧制、变形镁合金蜂窝板制造和变形镁合金板材焊接等关键技术瓶颈,为全面实现镁合金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扫清了技术上的主要障碍。

    宽幅变形镁合金板材轧制生产线是由北方重工集团和营口企业共同设计制造的,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能够轧制幅宽1.5米以上镁合金板材的生产线。

    同样在镁质材料行业,3月29日,营口首个国家“863”创新项目——菱镁矿高效制备电熔镁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暨营口东吉科技集团产业基地在大石桥市奠基。

    菱镁矿高效制备电熔镁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项目,作为全国菱镁产业第一个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创新项目,主要研究菱镁矿熔炼过程中降低能耗、密闭收尘、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等重大突破性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而在钢铁工业领域,过去一直以宽厚板生产为主,如今,线材、棒材的开发应用,极大拉长了钢铁工业的产业链条,增强了产业丰厚度。

    营口市委、市政府认为,近年来营口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项目,未来的发展更要靠项目,只有上项目,才能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才能提高。

    营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建设,通过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重点培育钢铁、石化、电机、镁质材料四大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输变电、船舶、汽保设备等五大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纺织服装、新材料等八大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的丰厚度和竞争力,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年初以来,营口市相关部门结合“十二五”规划,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在自身加快项目审批、提高办事效率的基础上,着力抓好需要国家、省审批的重大项目,主动为项目单位服务,加快重大项目审批。同时,加大项目扶持支持力度。营口市“十二五”规划,确立了打造“四五八”产业集群目标。为全力扶持支持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在项目准入方面,优先安排能够形成产业集群项目,积极为产业集群项目创造条件,争取国家、省的大力支持,使项目早日完成审批,尽快开工建设。在政策扶持方面,优先安排产业集群项目补助资金,扶持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前三季度,全市计划开工和已开工项目明显多于往年,总量创历史新高,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明显增加,在已开工的项目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44个,同比增加153个;总投资4079.8亿元,同比增加2261.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96个,同比增加61个;总投资2633亿元,同比增加1840亿元;30亿元以上项目24个,同比增加17个;总投资1630亿元,同比增加1247亿元。

    新兴产业规模问世

    11月9日上午,辽宁渤海科技城与中国电信集团在营口高新区签订云计算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首期合作协议。辽宁渤海科技城正在加速打造 “一个高地三个平台”,需要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支撑。经过半年多的数轮沟通,今年9月,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着“政府推动、企业为主、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的原则,打造智慧园区。此次正式签约是向实际性操作又迈进了一步,首期合作将启动电子政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云计算、智慧城市等具体项目。中国电信集团将向辽宁渤海科技城提供数字电路、DDN数据网、帧中继FR及ATM电路。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将提供合作项目的规划、建设、咨询服务。

    在营口,除了能看到镁质材料、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连续击出漂亮“组合拳”,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华丽亮相,分别在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上,奠定营口未来的新兴产业基业。

    8月15日,中国农科院投资5000万元的国家级农业科研项目“植物耐盐基因研究与遗传改良实验站”、“植物耐盐分子育种环境释放和生产试验基地”落户营口高新区,重点对已获得遗传稳定的抗逆转基因玉米、水稻、草坪草和牧草纯合株系,进行抗逆性和安全性测试与研发、环境释放、生产试验、育种与推广。这是国际领先的高科技项目,成功后,将率先在营口市进行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大大提升我市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也有望使营口成为相关基因作物种业的集散地、主导国际基因作物前沿技术的区域之一。

    4月15日,两个重量级项目河北东旭集团玻璃基板生产线、中和园核石墨深加工项目在五矿(营口)产业园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河北东旭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玻璃基板生产企业,其核心产品TFT-LCD显示器件的关键原材料玻璃基板,市场需求走势强劲,全球仅有美国、日本能够量产。中和园核石墨深加工项目总投资34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将建成年产10万吨的高纯石墨生产基地;二期将高纯石墨材料深加工成核模块制品,主要用于第四代核电站建设,为全球核能源设施和核电站建设配套,同时用于燃料电池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及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三期核园建设实现国际核能源材料、燃料电池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及其他新能源材料交易中心。

    而4月27日签约落户的中微光电子(潍坊)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高亮度光节能照明研发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将在营口高新区打造一个年产值超200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作为业界的“老大”,中微公司将在营口高新区建立东北地区唯一的研发及产业化总部基地,主要从事外延片、芯片技术和LED节能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真正形成“研、产、销”产业链条。

    中微公司还将与营口市政府签订市政公共照明LED节能改造项目EMC框架协议,使营口市成为全国第二个全LED亮化的城市,并将促进营口市低碳环保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营口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营口向现代化都市跨越的进程。

    科技支撑中国创造

    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兴起,离不开科技的强有力支撑。

    记者从营口市科技局获悉,营口市洪源玻纤有限公司申请组建的辽宁省玻纤及玄武岩纤维(滤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辽宁津大肥业有限公司申请组建的辽宁螯合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省科技厅批复。今年,我省共批准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营口市已有17家企业被批准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4家通过验收认定。

    据了解,中心组建期一般为2年至3年,组建期满经企业申请,省科技厅将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将被授予牌匾。省科技厅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对获批组建以及通过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予以重点支持。

    营口市领导认为,企业是推动科技产业化的主体,而产品创新又是企业创新的核心环节。

    面对千载难逢的大开放、大集聚、大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新机遇,一方面,营口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各界力量,积极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搭建引业、创业、择业平台,努力寻求新形势下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的创新与突破口,加快推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与当地主体产业需求的融合。

    创办营口市 “海外学子创业行”活动,构建高端人才聚集的优势平台。加拿大爱德现代牛业(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祝加贝、海外学子杨浩然、王平等带着项目先后落户营口。引智成果的成功落地,极大地促进了海内外高端人才的科技成果在营口市的转化,孵化和催生了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在营口市的发展壮大。

    实施企业家苗圃工程,建设“海外学子创业园”。依托营口中小企业创业园,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价值、迈向成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海外学子王子楠领办的“灵动国际(营口)高科技有限公司”、宋芷颐创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