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节能减排推高环保装备业景气-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环保

节能减排推高环保装备业景气 
(发布日期:2011/4/18 16:27:54)
  浏览人数:554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政策是环保产业最好的孵化器和催化剂,这一点在环保产业的基础行业——环保装备业上也得到了验证。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11中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发展国际论坛”上获悉,2010年,我国环保装备行业的销售收入约为2800亿~3000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装备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迅速增长,年均增长率约40%,环保装备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机械工业增长速度。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技术装备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秘书长陆军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事业,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装备的开发投入。除总体规模大幅增长外,技术水平、国产化率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盈利能力较强。

行业盈利水平向好

三驾马车驱动发展,内需巨大锻炼国内企业

需求拉动、政策扶持、投资推动,三驾马车驱动着环保装备业发展。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技术装备委员会提供的一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表明了相关行业的高成长性和良好经济效益。根据各上市公司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委员会汇总分析了节能减排装备的盈利情况,其中,节能装备的毛利率最高,为42.13%;空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市场化程度最高,毛利率最低,为20.58%,低于行业总体的29.83%。

需求强劲的国内市场锻炼了本土企业。以并不太为人关注的除尘领域为例,这几年中国的火力发电、钢铁、水泥产量都居全球首位,需要配套的除尘器数量巨大,中国已成为电除尘器的生产使用大国。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技术装备委员会主任、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炜曾给记者讲过一个故事,2006年在国际电除尘器会议上,当国际同行听说龙净一年配套3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都被这么巨大的数字给震慑了。龙净跟国际同行交流,发现世界上没有哪家公司有这么大的装备制造能力和产量。

北京桑德环境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指出,中国广阔的市场锻炼了本土环保企业,中国企业所获得的机会比很多成熟市场国家的五百强企业获得的机会还要多,中国企业已越来越成熟。

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主营业务成本(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

(万元)

毛利率(%)

空气污染治理设备

258324.52

205166.85

53157.67

20.58

其他环保设备

49007.78

31027.77

17980

36.69

节能设备

214762.86

124274.92

90487.27

42.13

余热发电成套设备

146787.63

108916.8

37870.83

25.80

合计

668882.79

469386.34

199495.77

29.83

国内企业正在收复失地

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相结合,产品国产化率水平提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发展迅速,主要装备产品均已实现了国产化制造。而在10年前,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大型垃圾焚烧处理、大型余热发电、危险废弃物处理的成套设备基本依靠进口。

目前,我国国产的大型节能减排装备,尤其是成套装备有了长足进展,大型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大型垃圾焚烧处理成套设备、大型余热发电成套设备、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农业废弃物焚烧发电设备、燃煤烟气脱硫成套设备、危险废弃物处理成套设备等大批装备已经实现全面国产化。

业内人士指出,以前进口环保装备竞争力更强,因为进口装备往往拥有先进成熟技术,加之国外政府贷款助推。但目前随着这两方面竞争优势的逐渐消失,国产成套装备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已经基本覆盖了上述成套装备的国内市场。

从仿制开始,从买图纸开始,如此起步的中国环保装备业并不甘于受制于人,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相结合,行业不断把新材料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生物技术、IT技术应用于节能减排装备技术领域,开发出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已显著缩小。陆军告诉记者,电站烟气处理、污水生物处理、垃圾生物处理和焚烧处理、报废汽车处理、余热发电等设备,国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但目前,高端环保装备仍被进口设备占据,特别是国内的大型环保检测仪器、脱硝催化剂、高端滤料等。传统客户或市政部门更倾向于采购国外技术水平高、性能好,同时报价也高的装备。这使国内厂商失去了很多机会。

市场呼唤龙头企业优势品牌

弱小企业数量再多也不意味产业的壮大

一份数据表明,从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看,我国企业的集中度只有7%,而美国的水平是21%。环保产业从业企业众多,但普遍规模不大的现状说明了环保装备业依然较为分散的问题。

我国环保企业众多,中小企业占比98%以上,抗风险能力差,技术力量薄弱,存在过度竞争甚至低价竞标等恶意竞争现象。这一现象普遍拉低了行业利润率,同时严重影响环境工程质量。

“由于我国现有环保装备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为小型企业,造成产业集中度低、工艺装备落后、规模效益差、产品成套化与系列化程度低等弊病。”——这样的评价来自于相关权威部门。

业内人士指出,从环保工作的实际需求来看,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产业发展本身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环保装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建立,也未能按标准化、专业化组织生产。

国家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司巡视员何炳光在论坛上直言,环保装备业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政策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随着“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深入推进,这个领域迫切需要龙头企业的出现。

但目前,在整个节能环保领域,能叫得上名号、资产上百亿的企业还寥寥无几。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中国环保产业急需培养自己的强势企业和优秀品牌。何炳光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围绕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强化市场对接,加大投入。总之,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要培育自己的龙头企业、自己的品牌。

采访中,专家和企业建议,要提高环保产业集中度,需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扶持一批大型环保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同时发展一批小而精的专业供应商提供零部件服务,形成集群效应。

企业如何抓住发展景气期?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努力探索经营模式创新和金融创新

当前,节能环保产业和高端装备业都被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毫无疑问,“十二五”对环保装备业,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环境保护部等相关管理部门都提出,要以全国统一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加快培育集工程总包、设备研发制造、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环保装备集团。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将深入推进,对环保装备业来说,重点任务与“十一五”相比有所转移。对此,委员会分析,要优先发展污染控制与资源再生利用相结合的装备、节煤节电技术装备、废气废物处理与能源回收相结合的装备、能适应更严格排放标准的装备、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装备、城市化进程所急需的重点环保设备和产品。

谁能担此重任?企业将如何分享行业景气?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起步的中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