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煤化工产业: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新突破-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化工

煤化工产业: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新突破 
(发布日期:2010/11/9 15:41:57)
  浏览人数:489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转变发展方式看开滦·一基五线(2)■中国经济时报赴开滦采访组 

  煤化工产业是开滦集团“一基五线”产业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新突破。近几年来,开滦集团倾力发展煤化工,从产业高端全身而进。开滦集团将产业延伸的战略目标定位为河北省煤化工产业的“领头羊”,全力打造符合循环、节能、先进、科学发展要求的绿色生态工业。
  9月10日,由开滦集团单独起草的河北省地方《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在唐山市顺利通过审定。这是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召开的审定会。标准审定委员会由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化工大学、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河北省腐蚀与防护协会等单位的8位专家组成。 

  经认真讨论和质疑答辩,最终,审定委员会专家一致通过了该标准。专家认为该标准是编制单位在大量的实验研究和验证的基础上制定的,标准规定的M15车用甲醇汽油的各项技术指标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汽油和甲醇的性能特点,具有技术先进和可行性等特点;标准编制依据充分,内容全面、具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标准与国内其他省地方标准相比,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尚无低比例甲醇汽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无法为河北省推广M15车用甲醇汽油提供质量保证。该地方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和统一全省M15车用甲醇汽油的技术标准,为M15车用甲醇汽油产品的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用户的产品验收检验提供依据。为河北省M15车用甲醇汽油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标准依据,对于优化全省能源结构、缓解石油资源短缺、改善大气环境和促进节能减排,对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北省的M15甲醇汽油是由开滦的专利生产出来的,而且由企业来制定地方标准,这在业内是不多见的。”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滦抢抓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实现大型化、基地化、园区化发展,进行上下游产业对接,拉长煤基产业链条,形成了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模式,同时加快自主创新,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煤化工产业已经成为开滦集团转型发展的新突破。” 

  据了解,开滦因煤而生也因煤而困。资源型企业如何摆脱宿命,真正使开滦集团的百年基业常青,成为集团主要领导必须着手解决的战略选择问题。在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的带领下,集团倾力打造煤化工,从产业高端全身而进。 

  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开滦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裴华向本报记者介绍,2009年开滦煤化工实现了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14%,盈利1.5亿元。开滦集团今年提出把煤化工作为集团转型发展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将加快煤—钢联合、煤—燃气联合,推进与石油企业、盐化企业的对接,进一步延伸煤化工产业价值链,使煤化工全年销售收入突破130亿元。 

  近年来,河北省提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在全省产业发展规划中,唐山煤化工发展的定位是以焦化产业和碳化工为重点。与此同时,唐山市也明确提出了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建设蓝色新唐山的战略思路。这一切,再一次将发展的战略机遇摆到了开滦人面前。 

  为此,开滦集团将产业延伸的战略目标定位为河北省煤化工产业的“领头羊”,全力打造符合循环、节能、先进、科学发展要求的绿色生态工业。而要成为河北煤化工龙头企业,则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益投产。 

  总体而言,河北省及唐山市焦化行业普遍存在产能分散、产业集中度比较低的问题,部分焦化企业规模偏小、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大型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的要求。 

  开滦集团的产业延伸之路从一开始就以产业政策为导向,顺应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趋势,成为开滦煤化工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内因。 

  煤化工扩张版图 

  2010年1月,开滦苯加氢的二期工程开工,投资3亿元;3月,曹妃甸60万吨/年焦油初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开工;4月,投资48亿元的6万吨聚甲醛项目和15万吨己二酸的项目开工;8月,开滦加快煤—钢联合,整合重组后的佳华公司拥有940万吨焦化产能,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独立焦化企业。 

  在内蒙古,开滦与鄂尔多斯(600295)准格尔旗政府签订协议,计划投资31.7亿元建设40万吨/年甲醛项目、4万吨/年聚甲醛和40万吨/年醋酸项目,年利润可达6.85亿元;位于内蒙古的乙二醇项目计划近期开工,投资80亿元;将与北京燃气集团合作煤制天然气项目,天然气通过管路输送到北京,现已立项;煤制氢项目与燕山石化对接;建设甲醇制丙烯大型装置。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煤电化工园区已于5月奠基,投资300亿元建设乙二醇、煤化多联产、煤制天然气以及煤焦化项目。 

  在河北,开滦与承钢集团协议组建合资公司,建设并运营焦化项目;在曹妃甸工业区投资30亿元兴建的60万吨/年焦油深加工项目一期临建工程于本月开工。 

  裴华介绍,与北京北燃实业公司唐山佳华公司进行整合后,开滦在京唐港区的煤化工园区有6米以上大型焦炉10座,年设计规模为焦炭610万吨、甲醇80万吨、焦油加工100万吨、苯加氢20万吨、己二酸15万吨、聚甲醛6万吨。该园区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延伸完全、具有循环经济示范意义的绿色煤化工园区。 

  张文学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开滦集团依托煤炭优势把煤化工产业做大做精做优,形成了京唐港中润、迁安中化、曹妃甸煤化工三大生产园区的产业布局,已成为年产千万吨焦炭、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10万吨粗苯加氢精制和30万吨煤焦油加工产能规模的河北省煤化工领军企业,并形成苯加氢、焦油深加工、甲醇—聚甲醛三条产业链。 

  同时,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坚持“循环经济、绿色化工”的发展方向,采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上下游产品链式连接及延伸、副产品回收复用和蒸汽、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形成了资源互利互用、产业链条循环闭合的园区循环发展的绿色煤化工产业格局,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高起点谋划产业延伸 

  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靠园区化集约发展、强化节能环保机制和采用可持续发展体制,是开滦集团为自己选择的产业延伸准则。 

  张文学介绍,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的规划确立了两条路径,重点延伸煤基产业链,即以煤焦化为龙头,以焦油加工、焦炉煤气制甲醇、粗苯精制为代表的化工产品加工产业链;以煤气化(000968)为龙头、以煤基甲醇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化工产品加工产业链。 

  以煤焦化为突破口,开滦集团开始了向煤化工产业的分步延伸。短短几年间,一系列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和启动,勾勒出了开滦产业延伸的战略前景和产业布局。 

  从对煤焦化产业延伸的战略规划,到对具体项目的分解定位;从对园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到结合产业前景对产品衍生的研判,开滦集团以高起点的规划,迅速完成了向煤化工产业高端的平滑延伸。 

  目前,开滦集团一块煤卖出了32种产品,伴随大项目的快速落成,将有40种产品推向市场,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延伸,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到“十二五”末生产出70种产品,并在一定时期与石油化工、盐化工对接。 

  据了解,开滦集团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模式,在煤焦化产业的建设中,狠抓两个支点:一个是环保水平,一个是生产工艺。 

  已经开工和部分在建的唐山海港开发区煤化工园区,不仅在生产工艺选择、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功能上全面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全部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 

  立足副产品的回收利用、能量和水资源梯级利用、各类资源的共享,唐山海港开发区煤化工园区着力推动不同项目的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不胜枚举的物质生态网络和循环利用产业链:粗焦油和粗苯作为精加工项目的原料,焦油加工产品洗油用作焦炉气洗苯;焦炉气用作制甲醇原料,甲醇项目施放气制氢用于苯加氢精制;干熄焦回收焦炭显热用于制蒸汽和发电自给于园区,同时减少湿熄焦带来的环境污染。 

  据统计,仅干熄焦回收的热能,就可解决园区1/4的蒸汽供应,同时可解决园区3/4的用电,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可节约标煤8万吨。 

  循环经济构筑煤化工生命力 

  “从1吨煤到1吨焦炭,可增值3.5倍,再到1吨聚甲醛,增值至少5倍以上。”张文学说,“打造高层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向新能源新材料发展,依托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 

  据了解,当前制约煤化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高、成本高、企业竞争力差;环保问题,工业“三废”如何利用;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而且必须符合国家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 

  对此,开滦集团认为只有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来解决上述问题,才是煤化工发展的唯一途径。为此,开滦集团中润公司于2007年成立了引进新技术建设新项目课题攻关组、循环经济攻关组和节能减排技术攻关组三个课题攻关小组,为煤化工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实践证明,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实现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循环经济是最大亮点,主要包括七大循环系统: 

  第一,干熄焦项目回收红焦显热产生大量蒸汽,用蒸汽进行发电,可满足园区75%的用电量和50%的用气量回用于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