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全国百强县-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化工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全国百强县 
(发布日期:2010/8/25 16:11:27)
  浏览人数:551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近年来,靖边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动、产业富民、文化引领”五大战略,加快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北第三大中心城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两基地、两中心”建设步伐,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54.0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50元,首次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升至西部经济百强县第15位,全国第133位,被评为2008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居第二位,跻身第三届“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居中西部第7位。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靖边县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探究影响和制约靖边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因素,寻找差距,把握规律,因应对策,破解难题,推进靖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把握自身优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必须立足我县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在准确把握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

  一是资源富集优势。我县境内天然气、石油、煤炭和岩盐等矿产资源丰富。以靖边为中心的陕甘宁盆地中部天然气田,控制面积430O平方公里,探明储量4097亿立方米,控制储量3200亿立方米,是中国陆上最大的世界级整装大气田。石油已探明储量约在3亿吨以上。境内煤炭资源探明储量达50亿吨以上,总储量预测在150-200亿吨。我县岩盐资源预计储量在1500-2000亿吨。煤油气盐四大资源同时在一个县境内富集,全国独一无二,世界罕见。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53亿立方米,境内有芦河等六大河流,共建成大中型水库35座,总库容量8.8亿立方米,居陕西省之首。我县土地资源丰富,全县人均土地面积31亩,是陕西省平均值的3.3倍。

  二是能源产业优势。经过10 多年快速发展,我县已经形成较为雄厚的能源化工产业基础,在陕西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建成了年净化能力达50亿立方米的目前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承担着向北京、西安、银川、上海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的重任,是“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日处理5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项目即将建成,实现了我县地方天然气化工项目“零”的突破。全县原油年产能达400万吨左右。榆林炼油厂年炼油能力达到400万吨。目前,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一期投近400亿元建设的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已经开工,最终将建成投资过千亿、产值过千亿、甲醇年产量过千万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

  三是交通区位优势。靖边位于银川、延安、榆林三个机场中心地带,青银、包茂两条高速公路在县城交汇。穿越我县的太中银铁路2009年建成投入试运营,201O年正式投入运营。鄂尔多斯―靖边―延安铁路正在规划,即将建设。便利的交通优势使我县形成了承东启西、联南通北、通江达海的大交通格局,成为连通华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两条高速公路和两条铁路同时在一个县城交汇,全省独一无二,全国不多见。

  四是特色农业优势。靖边是农业大县,土地广阔肥沃,沙性土壤不板结,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病虫害较少,畜牧业发达,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理想之地。2007年以来,我县先后在马铃薯、玉米、蔬菜、小杂粮等生产方面创造了8项全国记录。

  五是生态人文优势。全县林草保存面积345万亩,林草覆盖率为45.2%,居陕北前列,是黄河中上游基本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第一县,实现了“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具备了良好的环境承载能力。治沙英雄牛玉琴植树造林11万亩,是中国妇女的楷模。大夏国都统万城历史遗址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上遗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靖边的剪纸、信天游等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久负盛名,被誉为“民间剪纸之乡” 、“信天游故里”,是蒙汉文化的有机交融,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有机结合。

  二、科学分析发展形势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前提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特别是金融危机对我县的发展带来巨大不利影响。2009年第一季度,我县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GDP同比下降9%,这对我们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转型机遇期叠加的重要发展阶段,面临许多矛盾问题,实现跨越发展的压力很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转型的相对困难时期。长期以来,我县依靠油气资源开发,完成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实现了经济“跳跃式”发展,油气能源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接近90%,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89.3%。 经过10多年的大规模开发,我县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受自然减产、资源区块等因素制约,大幅度增加原油产量、增加产值、增加税利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仅仅依靠油气资源开发实现我县跨越发展的难度明显加大。同时,我县过去培育的资源开发优势已基本释放,近年来培育的深加工方面的新优势尚未真正形成,面临着“赶超”与“补课”的双重压力,面对着“调整”与“加速”两大任务,处于“爬坡、拐弯、加速期”,经济发展处于一个相对困难的空档期。

  二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保守落后。靖边地处陕蒙交界地带,远离大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受黄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熏陶影响,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深刻烙印。广大干部群众仍然存在着浓厚的农耕思想、小农意识和计划经济观念,存在着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安于现状、不愿意走出去打拼的思想,市场意识不强,创新发展本领不大,发展理念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

  三是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大,地方可支配财力小。2008年我县完成生产总值250.03亿元,总量居全省前列,但财政总收入只有2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仅为6.24亿元,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的既得利益不相匹配,GDP与财政收入的比例不相匹配。同时,我县产业结构也极不合理,2008年我县完成生产总值250.03亿元,其中一产8.58亿元,二产229.7亿元,三产15.75亿元,三产比例为3.4:90.4:6.2,明显表现为一产薄弱,二产独大,三产滞后,油气能源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接近90%,经济发展对能源工业的依赖度太大,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表现尤为突出。

  四是工农、城乡、南北发展失衡现象突出。我县是农业大县。虽然我县的农业生产近年来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相对于工业来讲,只能算是小产业。200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3亿元,而农业总产值只有14.9亿元,占全县GDP的6%。城乡发展失衡,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0元,相差3.07倍。南北发展失衡,全县近5万贫困人口中,90%集中在白于山区,而北部地区已开始发展现代农业,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过渡。2008年,北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而南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五是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目前,我县共有企业总数12015个,其中私营企业242个,个体工商户11773户,企业从业人员37323人。2008年民营经济实现总产值12亿元,仅占GDP的4.8%,实现增加值4.9亿元,仅占GDP的1.93%。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县经济发展的“软肋”和薄弱环节,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发展慢,没有发挥出民营经济的活力,也没有表现出民营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资源性县份,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靖边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强县上实现新突破我县油、气、煤、盐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必须立足自身特点,努力在聚集发展上下功夫,走集聚集约之路,促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不断扩张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这是我们目前最现实的选择,也是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

  一是建设大园区,增强载体支撑力。当前重点是加快推进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延长集团“十一五”时期工作重点和发展规划,我县产业园区一期以300万吨甲醇为龙头,综合匹配50万吨MTP、50万吨MTO、100万渣油CPP项目、热电联产项目,并发展烯烃下游产品。先期建设180万吨/年甲醇项目等项目。项目总投资近400亿元,建设20套化工装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432.3亿元,可实现税利90亿元,利润60亿元,税费30亿元。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带动第三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最终该园区将建设成为投资过千亿、产值过千亿、年产甲醇1000万吨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二是打造大产业,增强产业带动力。要依托资源优势,继续做大做强油气化工产业,充分发挥油气工业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我县是全国全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之一,要充分利用我县风能、太阳能等绿色清洁能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经济。目前,我省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山东鲁能4.8千瓦风力发电工程已于2008年3月开工建设。国电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等国家五大电力集团均在靖边拟建风力发电厂,建成后将在靖边形成50―1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基地。美国通用公司1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正在积极筹建中。我们要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机遇,大力发展新型非能源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三是培育大企业,增强龙头牵引力。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采取各种扶持措施,推动龙头企业加速发展,提高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