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玻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布日期:2010/7/26 16:34:00)
  浏览人数:533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一、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产能过剩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汽车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为玻璃工业提供了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加快了玻璃工业的发展。2009年我国平板玻璃总量达5.77亿重箱(折合2885万吨);共有20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占全球总量近50%。建筑玻璃和技术玻璃总资产达1637.65亿元,其中平板玻璃总资产为810.17亿元,从业人员12.28万人。

  我国加工玻璃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玻璃的安全性、节能性、美观性及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政策法规的推动,近年来深加工玻璃发展迅速。特别是安全玻璃和节能玻璃每年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2009年技术玻璃总资产达827.28亿元,首次超过了平板玻璃,已形成种类齐全、品种繁多的深加工玻璃体系。

  在肯定我国玻璃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行业的发展模式总体上还是粗放型的。部分企业存在着不依据资源禀赋条件、不依据经济发展水平或远超市场需求容量盲目求大求快;一些地区违规下放审批权、多头审批、企业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的现象较为严重。

  全国2009年浮法玻璃产能已达6.52亿重箱;2010年在建项目(含搬迁)还有37条线,1.49亿重箱产能。如全部建成投产,产能将严重过剩。不仅会引发恶性竞争,也会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

  为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38号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中重点提到包括平板玻璃的6个行业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明确了下步产业政策导向,提出了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9条对策措施。对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审视半年来的贯彻情况,可以看到部分地区和企业对文件的贯彻力度不强和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文件”下发之后,一些在建项目紧锣密鼓加快进度,想赶在清理上报之前点火投产;二是一些生产线违背了文件所示“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点火投产项目进行清理和必须按照六部委文件和准入条件的要求经过认定后方可点火”的规定精神,在未经认定的情况下继续点火投产,09年9月30日至年底就建成投产了9条浮法生产线;三是在建和拟建生产线仍然较多;四是有些新上项目冠以“超白、Low—E”等名目,名不符实,存有虚假现象。为了杜绝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必须严格贯彻国发[2009]38号文件精神,认真搞好企业自律和清理工作,强化监管,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此次产能过剩的凸现,其主要原因应归结于目前行业的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是由局部的盲目、无序和过度所造成,也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对于过剩问题,行业内专家及企业领导的认识、观点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从工业生产领域来说,产品的过剩还是普遍存在的。一般而论,计划经济容易造成短缺、市场经济则容易导致过剩。今天我们行业戴上“过剩”的帽子,也可以说是一种“喜中之忧”。所谓“喜”是指我们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拉动、国家相关政策的正确指引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玻璃产业获得迅猛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所谓“忧”是行业目前的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的成份。我们若不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注重调整结构、不切实转变发展的方式,行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健康持续。

  二、加快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0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从整体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还不高,仅有46%。按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来预测,20年后我国的城镇化率也仅相当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而城镇化率的提高意味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节能建筑对玻璃的这种需求是长期的、刚性的。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玻璃工业依然还是一个充满朝气、有稳定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迅猛发展进步的中国玻璃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工业,同时又是一个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平板玻璃当前又被国家列入过剩产业,低碳排放愈益制约着粗放式发展,我们应该认真而又清醒地审视谋划玻璃工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个重大课题。

  我国平板玻璃总量已很大,约占世界总量的50%,但其价值量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据报导日本板旭子公司2008年营业额为75亿美元,与我国平板玻璃全行业营业额基本相当;我国加工玻璃品种仅200余种,是发达国家的1/10。为此我们必须要从粗放到集约,不能再刻意追求数量和规模,应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和提高员工素质,实现提升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玻璃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将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结构调整既有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也有组织结构的调整,在新任务新形势面前都会有新的内容,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侧重。

  第一,技术结构调整应该以节能减排为中心。要进一步完善提高“中国洛阳浮法技术”,围绕提高浮法玻璃质量、节能、环保、增加新品种等开展工艺技术与成套设备的研发,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能型、功能型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