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内蒙古能源化工欲打“低碳”牌-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化工

内蒙古能源化工欲打“低碳”牌 
(发布日期:2009/7/27 12:47:24)
  浏览人数:468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内蒙古草原环境生态恶化与能源化工大规模发展这对矛盾的现实选择。”日前,在内蒙古包头市举办的2009第四届中国新型煤化工国际峰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陈瑞清及多位专家学者在接受CCIN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态环境问题未来将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将能源化工与低碳经济优势契合,是破解环境困局的妙方。
   
  作为能源化工大省,目前煤制油、煤制醇醚燃料等产业正在内蒙古兴起。在鄂尔多斯市的神华直接法煤制油项目和伊泰间接法煤制油项目,先期产能分别为128万吨/年、16万吨/年,全部工程投产后将分别达到500万吨/年以上产能。现在这两个项目均已试车成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都开始制定和实施煤制油项目规划。在不远的将来,内蒙古煤制油规模有望超过2000万吨/年。内蒙古中天合创公司300万吨/年二甲醚和大唐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等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同时,内蒙古氯碱产业规模也居全国前列。这些产业对环境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据了解,内蒙古拟发展以低碳化新型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产业,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发展,建成中国重要的新型能源战略基地。
   
  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排放二氧化碳比较少的经济,实质是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陈瑞清告诉CCIN记者,目前内蒙古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比较广泛,尽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不太多,但低碳产品的发展空间巨大,二氧化碳的减排有很强的潜力和能力。
   
  比如森林碳汇优势明显。森林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备二氧化碳的能力,中国的碳汇总量约为8.95亿吨,各省市区中以内蒙古最高,约为1.52亿吨。内蒙古森林面积约2050.67万公顷,居全国第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森林面积每年约增加70万公顷,预计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7.57%提高到超过20%。据专家测算,每公顷温带森林每年的固碳能力为2.7~11.25吨,以平均数5吨计,内蒙古每年可增加森林碳贮量350万吨,再加上疏林、散生木,总体将增加超过500万吨。
   
  同时,内蒙古是我国的风能大省,而风能作为清洁能源被誉为“低碳先锋”,将风能资源和能源化工产业发展两大优势有机结合,对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全区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为1.01亿千瓦,占全国风能资源的40%,居全国首位。与火电相比,每发1亿千瓦时风电约可节约标煤约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500吨。因此,在内蒙古推广大规模非并网风电技术,并将之与能源化工产业相结合,可以大大减轻当地节能减排工作的压力。
   
  例如,在煤化工产业链方面,将非并网风电与煤化工产业相结合,利用风电和煤相结合生产甲醇,煤中碳元素基本都进入甲醇产品加以利用;在煤耗不变的前提下,甲醇产量可增加一倍;二氧化碳单位排放量减少92%以上;单位耗水量减少40%,这对干旱的内蒙古地区的意义尤为重要。以此为基础可形成风电―新型煤化工―新型燃料、合成纤维、合成蛋白、甲醛产业链。
   
  氯碱工业耗电量很大,是国内仅次于电解铝的用电大户。若在非并网风电场周边建设大型氯碱基地,可将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烧碱用于化纤、造纸等产业,为其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氯碱化工原料;利用氯气来发展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类等耗氯的高附加值产品,并逐步发展其下游产品和行业;利用氢气发展燃料电池等产业。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非并网风电―烧碱―化纤和造纸、非并网风电―氯产品―聚氯乙烯、非并网风电―氢氧电池等系列产业链。
   
  专家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国内环境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走能源化工与低碳经济优势契合之路,将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