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环保行业:国家开征环境税助推节能减排-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环保

环保行业:国家开征环境税助推节能减排 
(发布日期:2009/5/27 14:15:19)
  浏览人数:367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事件要点
  
  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共提出十三点意见,其中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有数条。
  
  第四条:大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节能环保体制改革,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第九条:加快理顺环境税费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
  
  第一,从第四条来看,国家还在加强体制和制度建设对节能环保的推进
  
  第四条制度建设推动节能环保的强化,基本符合我们之前预期。其关键内容如下:
  
  1、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和多元化节能环保投入机制
  
  2、健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广激励制度及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3、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考核体系(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局负责)
  
  4、探索建立环境法制、绿色信贷、政绩考核、公众参与等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环境保护部牵头)
  
  5、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收费制度改革(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负责)。
  
  我们认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循环经济考核体系和政绩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强化,将彻底改变以往地方政府官员对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局面。将促进环保工作能以落到实位的方式开展。这对环保行业将带来两点显著的好处:
  
  1、有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
  
  2、彻底扭转过往较多"只上项目,不重效果"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局面的改变对于环保行业而言的意义更大。这将促进有技术优势的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也能避免恶性价格竞争,促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第九条表示要研究开征环境税,这将对行业进一步构成利好
  
  之前环保部部长、财政部部长曾多次在会议或讲话中提到要研究开征环境税,我们认为环境税的开征在我国也将是必然趋势。但本次通知中发文表示要研究开征环境税仍超出我们预期。
  
  目前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环境税只有资源税,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针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即环境税。而这一税种应当在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它的缺失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环境的行为的调节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
  
  目前限制污染的主要形式是排污费,虽然排污费和环境税的理论基础都是污染者负担原则,也具备了环境税的鼓励削减污染和筹措环境治理资金的作用。但二者的法律地位不可同日而语。目前中国排污收费还是一种超标排污收费,只有当排污者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时,才征收超标排污染费,而对已经达标的不征收排污费;而对于为达标的企业而言,存在排污收费的征收标准过低、征收相对困难、存在不能足额征收和政府干预等现象。
  
  第三,开征环境税已经是发达国家助推节能减排的方式之一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普遍采用了开征环境税的方式来推进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而通过污染税的开征,尤其是硫税和碳税的开征,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例如,瑞典1991年开征的硫税使石油燃料的硫含量降至低于法定标准的50%,轻油的硫含量也低于0.076%(规定界限0.2%),每年SO2排放量估计降低1.9万吨。碳税让挪威部分经济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下降20%以上。美国自对损害臭氧的化学品征收消费税以来,人们普遍减少了对氟里昂的使用;汽油税的征收,鼓励了消费节能汽车,从而减少了污染排放;开采税的征收,有效抑制了在盈利边际上的开采,从而减少了约10%-15%的石油总量消费。德国生态税1999年税改正式实施到2005年,CO2排放削减2~2.5%,能源消耗削减16%。
  
  第四,我国环境税开征最有可能从硫税开始,脱硫公司将从中受益,上市公司中最看好龙净环保
  
  我们认为,环境税收政策会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实施战略。会首先实施条件成熟、易于推行的污染排放税、污染产品税以及生态保护税。碳税起始底税率,宽范围征收。随着条件不断成熟以及国际和国内碳市场价格的波动,做动态调整。同时,合理税费归为,将相关环境收费科目纳入统一环境税制框架。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