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云南省环保局转变作风 贴近服务-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环保

云南省环保局转变作风 贴近服务 
(发布日期:2008/7/22 16:27:00)
  浏览人数:723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加快发展是否可以削弱环境保护?为单纯保护是否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环保部门怎么办?

转变作风 贴近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讲,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是一对矛盾。经济活动中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和影响。作为环境保护的职能部门,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就放弃职责,放任不法排污企业污染环境?或是为了单纯的保护,当云南加快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我们的回答是,这两者都是行不通的!我们将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转变作风,贴近服务。省环保局要当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排头兵”。在7月上旬召开的大中型企业座谈会和云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座谈会上,面对来自云南的10多家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和全省30多家环评单位的代表,省环保局局长王建华庄严承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审批效率,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查找问题不怕痛 找准5处“病根”

  近年来,随着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工作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省委白恩培书记在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会上要求各地各部门“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环境保护职能部门怎么办?省环保局的做法是,从找准问题入手,对症下药“治病”。

  在查摆问题阶段,他们先后采取召开特别处务会、剖析近年来环保行政管理出现的典型案例和突出问题;书面向各州市环保部门征求意见;集中听取公众意见与建议;召开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座谈会;设立局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接访日等手段,全方位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多渠道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寻求有效推进我省环保工作的办法,省环保局查找到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队伍不适应等三方面问题,下一步将重点破解“畏难、软弱、守旧、封闭、被动”五大难题。

  王建华说,“畏难”,就是在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认识有偏差,一方面担心工作力度过大,影响全省发展的大局,一方面又担心工作不到位,使我省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缺乏知难而上、迎难而进的精神,承载压力和化解风险的综合能力不强;

  “软弱”,就是环境执法监督不严、环境管理不到位,甚至存在不作为、不想作为、不敢作为的现象;

  “守旧”,就是在行政许可审批、政策研究、环境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没有完全从传统的环保行政管理理念和模式中摆脱出来,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胆略;

  “封闭”,就是长期自我封闭在环保的小圈子内,视野不开阔,全局意识不强,改革开放力度不足,机关处室之间,与兄弟厅局之间的交流、协调合作不够;

  “被动”,就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环保工作“三个历史性转变”,促进又好又快发展中,环保行政管理服务功能薄弱,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方式落后,服务质量不高,积极主动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

   “对症下药”治“顽疾”,有的放矢抓工作。省环保局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既找准了“顽疾”,也找到了一些初步的“药方”, 为一手抓环境监管,一手抓作风转变,努力实现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打下了基础。

直面信访群众,群众环保利益无小事

  “过去我们局领导大都忙于事务性工作,接待群众来访较少,今后我们将努力克服这个问题。群众反映的都是和你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应当而且必须重视,每件反映我们都会逐一调查处理。”7月11日下午,在信访接待日上,省环保局局长王建华当众承诺。 

  此次“局长和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接访日”活动中,投诉事项涉及移动、联通、小灵通发射基站辐射,居民住户(学校)受小餐馆煤烟污染,汽修厂噪音,毒气污染及居民小区生活污水直排滇池等五个问题。记者在接待现场,见省环保局为解决好这些环境信访投诉事项,专门聘请了相关环境专家到现场,为环境信访民众解惑释疑,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回答有关环境保护专业问题;专门为投诉上访者提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宣传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辐射环境保护常识和放射性基本常识等相关资料;并将移动、联通公司相关负责同志请到接访现场,当场解决问题,切实做到“事事有回答,件件有着落”。

  记者了解到,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省环境保护局成立了由局长王建华为组长,副局长任治忠为副组长,辐射处、污控处、法规处、环境监察总队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决定从7月11日开始至12月5日期间,在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开展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接访日活动。对有法规政策依据、有条件解决的环境信访问题,立即依法合理解决;对政策法规不能解决的一些环境信访问题,耐心解释、讲清道理、缓解情绪、化解矛盾,着重在调查处理和解决环境信访问题上下功夫。

  在现场,记者见首先到场的是阳光海岸花园业主委员会的3位代表。他们质疑开发商未按规划设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者设备未正常运转,导致小区300余住户生活污水及小区周围数家餐馆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排进滇池。3人坦言:“向滇池排放污水就是犯罪,我们很心痛!”接待日上,王建华当即要求有关人员迅速将此转给昆明市环保局限期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情况上报省政府污染防治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的院长亲自来到接待现场,为学院上千名师生的健康呼号。据其介绍,学院位于穿金路上,与学院一墙之隔的一家橡胶制品企业在间隔性生产中排放大量刺鼻废气,令人彻夜难眠,时间一长还引起咽喉肿痛,致使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师生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王建华听完后当即表示,将责成昆明市环保局尽快派人前往检测该企业排放气体的成分、评估影响范围,如果情况严重,将责成企业进行技术整改,把废气排放标准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如果仍然不能达标,则令其停止生产,直至报请政府实施搬迁。

  省环保局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通过与环境信访群众面对面对话,倾听群众诉求,为全力化解环境矛盾纠纷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受到民信访群众很好的评价。

贴近服务 现场审查审批环境项目

  为切实提高环评审批效率,确保审批质量,省环保局坚持严格执法与促进科学发展相结合,规范审批程序与提高办事效率相结合,注重在指导企业报批前进行充分论证、监督环境评价单位认真审核等环节下功夫。今年1至6月,省环保局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39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5.95%。环评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

  7月16日至18日,王建华带领环境影响评价处、环境评价受理中心、宣传教育中心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建水、开远、个旧、蒙自、江川等地实地察看后,现场审查审批了4个有代表性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

  “解放思想,不是不要执行环境法律、法规,放松环境执法,而是要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为全省加快发展服好务,当好企业的参谋和助手。按照坚决削减污染总量、严格控制污染增量、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目标,做好环境项目审查审批和环境执法等工作。这次审批的4个项目,其中云锡公司7万吨/年锡冶炼系统技改项目既是‘两高’项目,又处于个旧城市区边缘,属敏感地区,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是否能够通过环评审批还是有一些争议的。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大大增加了科技含量,采用先进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增产但不增污,甚至增产后对二氧化硫还有一定削减。我们通过现场查看和调研,进一步听取冶炼专家、环评专家的意见,只要加强管理,环境风险也可以降到最小。省环保局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后,认为该项目可以批准开工。我还亲手为企业发放了首个现场审批‘行政许可批准书’”。王建华说“江川两个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既是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又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和尽快取消环保部等4部委对玉溪化学需氧量项目限批有重大作用。省环保局从7月9日受理项目,到7月18日现场审批,并颁发项目行政许可决定书,只用了7个工作日,体现了我们对环保项目环评审批的快速度、高效率,在我们环保项目审批还是第一次”。

  王建华告诉记者:云南省政府和国务院签订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是以2005年我省污染排放量为基数统计核准的,由于当时各地统计工作相对滞后,统计手段单一,对国家污染物总量统计的目的要求理解有差异,致使云南的污染总量基数很小,“十一五”发展空间有限。所以,我们对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的“两高一小”项目(高污染、高能耗、“15小”),要采取严格措施实行关、停、并、转,把这一块的污染量削减下来,为其它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含量高、污染负荷小的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据了解,云南为确保完成2008年全省二氧化硫较2007年削减1.6万吨以上,化学需氧量削减0.73万吨以上,并力争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较2007年均削减4%的工作目标,省环保局精心筛选、确定了全省118个重点工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