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让化工行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化工

让化工行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08/4/28 9:57:00)
  浏览人数:699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如今,石油和化工行业有点烦:近两年来行业内频频出事故,在民众心里产生很大的阴影。一些严重事件在给社会,给行业敲响警钟的同时,也使民众谈“化”色变、对化工企业避而远之。但是在不少化工行业的资深从业者看来,只要理念和措施得当,化工行业就绝不是“洪水猛兽”。
    
  化工助力节能减排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在目前我国提倡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高技术含量的化工产品和材料有着更大的用武之地。
    
  2001年2月,德国通过一项新节能法案。该法案规定,新建筑物必须达到“7升房”的标准(即采暖耗油量不超过7升或10.5千克当量煤)。最先回应政府这一法案的是化工企业巴斯夫。该公司首先将一幢已有70年历史的老建筑改造成为德国第一幢“3升房”,其节能效果大大超过了德国国家标准。这是一个建筑节能的概念,因其每年每平方米使用面积消耗的采暖耗油量不超出3升而得名。采暖耗油量从20升降到了3升,仅用过去能源的15%,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降至原本的七分之一。“3升房”不仅为住户大大节省了采暖费用,同时舒适性、节能和环保效益均十分显著。现在,巴斯夫又推出了“1升房”,在外墙和屋顶都包贴了高效隔热保温材料,可以比同类板材节省1200升的采暖用油。
    
  此外,在汽车轻量化上,“以塑代钢”也有着广泛应用。拜耳公司设计的全塑料概念车“eXasis”,不仅可减轻零部件重量来减少能源的消耗,还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据记者了解,以上“3升房”和塑料车的概念都已经在中国国内得到了应用。
    
  企业居民和谐共处
    
  但是,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化工产品在造福人类的同时,我们也难以忘却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严重突发环境事件拉响的环保警报。污染环境,始终是支悬在化工企业头上的利剑。节能减排,始终是道化工企业绕不开的难题。
    
  以水环境为例,无水不化工。一方面,化工生产中需要大量用水进行冷却;另一方面,水运为化工物流提供了快捷廉价的运输。但是倘若长期与河畔的化工设施为邻,城市居民难道不曾有过河水被污染的担心吗?巴斯夫众多生产设施百年来一直矗立在莱茵河畔,附近居民却都认为,让巴斯夫与莱茵河为邻最令人放心,因为这家世界级企业非常注重环保,年年投入巨资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环保技术。
    
  确实,巴斯夫厂区沿岸的莱茵河水清澈,与蓝天白云相映照,堪称美景。据悉,巴斯夫公司每年抽取2%至3%莱茵河水,约合13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用于冷却,仅有8%用于清洗、稀释等用途。冷却水在独立的管道中流动,并且可多次循环使用。5个活性排泥池则先对所有生产废水生物净化,细菌吞噬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并进行繁殖,在硝化过程中特殊细菌将氨氮转化成气态氮。最终,15个沉淀池将净化水从细菌泥浆中分离出来,然后流入莱茵河,细菌泥浆则经过浓缩、脱水后进入锅炉中焚烧发电。
    
  作为全球化工行业领头羊,巴斯夫去年销售额近580亿欧元,不过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贺斌杰博士更乐于宣扬公司作为世界环保“标兵”的能力:巴斯夫产品的大量使用,每年可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排放约2.5亿吨二氧化碳。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
    
  在国内,随着我国重化工的发展,行业似乎也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一些重化工企业的设备老化,管理不善,存在重大的环境隐患;有的新建中小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引进或新上马了一批工艺较落后、甚至是国家明令淘汰、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我国化工园区发展及完善程度参差不齐,防污治污的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尚未达标。此外,化工生产的特点使得相当一部分化工企业沿江分布,一旦发生事故便能危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民众对新建化工项目如临大敌。
    
  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民众缺乏对化学品性质和化工生产过程的了解,一味恐惧,全盘否定。认为凡化学物质一律有毒有害,凡化工厂一律污染严重,危害巨大。这无疑人为恶化了化工企业的形象。但是,另外一方面,化工业究竟应当怎样发展才能消除民众心理的恐惧?这恐怕值得每一个化工从业者进行反思。长远看来,只有提升我国化工行业的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等整体水平,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污染惩治的法律制度,才能让那些以污染环境换取利益的企业无生存之所,从而保证我国化工行业走上健康、绿色发展之路,消除民众对化工项目建设的顾虑与恐慌。
    
  迈克尔·波特曾经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其实并不简单意味着成本、约束或者说慈善活动的需要,而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潜在机会……这样的思维在未来竞争中将是决定成败的因素。”因此,就化工行业而言,只有那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受人们尊重的企业,才会是基业长青的企业。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