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七十二变把煤吃干榨尽 我国煤化工时代正临近-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化工

七十二变把煤吃干榨尽 我国煤化工时代正临近 
(发布日期:2007/9/27 15:01:00)
  浏览人数:909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通过发展碳一合成替代油品和化学品技术,开拓出一条摆脱石油依赖的全新的煤化工路线。利用我国化石资源中相对丰富的煤炭储备来满足与日俱增的能源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炭直接燃烧的生产率较低,污染严重,每年煤炭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硫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惊人;而清洁、高效的现代化煤化工技术,却大大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能充分发挥煤炭的经济价值———

    本月19日,纽约指标原油期货价格创下新高,收于每桶81.93美元。石油越来越贵,经济发展对油和化学产品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而在上海,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国际化工论坛上,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透露,神华集团内蒙古包头甲醇制烯烃(MTO)煤化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规模达到年产60万吨;宁夏甲醇制丙烯(MTP)煤化工项目也已开工,规模为年产52吨。神华集团正在和另两家公司联合开展研究,在中国西部的两个不同地点建设3个煤炭间接液化厂。

    不止是神华一家,以煤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开展煤基化工,成为论坛当天多位发言人的关注焦点。在我国,面对原油价格扶摇直上,而我国能源“煤多油少”的局面,化工企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煤炭,重新审视这一过去开发利用过于粗放的“黑色黄金”,一个把煤吃干榨尽、深度利用的时代悄然临近。

    石油依赖之渴

    长期以来,石油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最依赖的能源。石油化工千变万化,幻化出衣食住行的各种需求品。

    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由1998年的每桶十几美元,到如今的每桶超过80美元。价格不断走高,与石油储量有限、人类需求不断增长密切相关。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约为1421亿吨,按照世界石油年消耗35.04亿吨推算,大约可用40年。人类不得不转寻煤、天然气、油砂、生物质等替代石油能源。

    与此同时,我国原油进口又保持增长,石油供应形势紧迫。从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6年,我国消费石油3.47亿吨,净进口原油1.39亿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根据预测,2030年前我国石油需求年增长率约为3%。2010年石油需求将达到3.5亿吨,2020年需求为5亿吨,2030年石油仅进口量就将达5亿吨左右。我国石油自给率很低,目前我国每年进口原油大于1.2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在全球每年的增量中,用于满足中国的占到40%左右。这波及到工业、农业、交通以及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经济整体运行成本随之增加。

    石油对外依存度高,不能不说是存在着危险。预计到2020年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可能达到60%到62%,超过美国目前59.7%的水平。进口来源高度集中于中东与非洲,我们在油产地的勘探权、投资权却掌握不多。石油运输大多靠海运,其中90%为非中国油轮运输,而日本90%的进口石油是由日本油轮运载的。这其中都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

    黑色黄金沉睡

    正当石油紧缺令人犯愁的时候,另一扇门却在悄然开启。化工专家说,我们还有煤炭。一般而言,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有机一次产物都可以用普通技术由煤来制取。

    我国煤炭储量远远超过石油,煤资源总量55965.63亿吨,资源保有量10077亿吨,资源探明率18%,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储量1145亿吨。在探明的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占到94.3%,而石油天然气仅占5.7%。“缺油、少气、富煤”是基本国情。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基础性能源,煤炭占到中国能源消费比重的67.7%。

    然而,从前的煤炭使用很“粗放”,以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导,大多集中在燃煤发电等初步用途。煤炭,这一“黑色黄金”的价值并没有真正得到开发,一直在“沉睡”。而且,这种粗放消费模式所排放的大量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使我国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每年煤炭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硫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惊人。

    事实上,煤转化可以提高煤炭价值,易于运输。1.5亿吨煤可以转化成2800万吨产品油,外加205万吨聚烯烃。换算成当量热值,在中国西部的价格比超过251,且煤液化产品是不含硫的洁净燃料。

    眼下,荷兰壳牌、南非沙索、美国通用电气、瑞典ABB、德国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已经深度介入中国的煤炭化工市场。

    七十二变之妙

    粗放式开发难以为继,沉睡着的煤炭正在被唤醒。专家说,煤炭可以七十二变。

    燃烧并不是煤的唯一出路。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包括煤的一次化学加工、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学加工。焦化、气化、液化等,都属于煤化工的范围。

    煤化工利用生产技术中,炼焦是应用最早的工艺。煤高压加氢直接液化,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品。煤气化,则可以生产各种燃料气,是清洁能源。煤气化生产的合成气是合成液体燃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新一代煤化工技术就是指以煤气化为龙头,以碳一化工技术为基础,合成、制取各种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煤炭洁净利用技术,与电热等联产可以实现煤炭能源效率最高、有效组分最大程度转化、投资运行成本最低和全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最少的目标。

    目前,煤气化已经有了多种技术。煤通过气化,可以产生合成气体、各类有价值的半成品、化工产品和燃料。煤气化之后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体。氢可以变成氨,制作肥料,也可以用作燃料电池;甲醇可以制成甲基叔丁基醚、甲醛、乙酸和二甲醚、甲缩醛等;合成气经过费托合成后,可以制成溶剂、汽油、柴油、润滑剂和蜡。

    一系列的奇妙变化,可以把煤炭资源“吃干榨尽”。

    发展失衡之忧

    然而,一种新的隐忧也在初露端倪:由于受到技术成熟度的制约,我国的煤化工项目出现了发展失衡。

    例如当前煤化工发展的热点“甲醇热”。在建的甲醇项目产能已经超过了每年1500万吨,预计到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将达到每年2000万到2500万吨,未来甲醇产能过剩很难避免。值得关注的是,大量正在建设或拟建的甲醇装置其规模均偏小,新建的多数为年产10万吨到20万吨左右,而甲醇又是规模效益非常明显的化工装置,依赖于低价煤、大型化、先进技术及低投资,在四者紧密结合的条件下才有国际竞争力。煤基甲醇没有足够大的规模、先进的技术,是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

    而世界甲醇市场供过于求,近年内世界几套以廉价天然气为原料的超大型甲醇装置投产后,价格将进一步下降。他们的目标市场也是中国市场,届时国内有些甲醇企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化工专家指出,现代煤化工的发展需要技术开发先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化工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有相当差距,仍需大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但更重要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解放日报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