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 能源 | 陶瓷 | 玻璃 | 冶金 | 化工 | 耐火 | 建材 | 环保 | 机电 马上登陆
甘肃平凉百亿煤化工项目搁浅始末-中国窑炉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信息>> 化工

甘肃平凉百亿煤化工项目搁浅始末 
(发布日期:2017/3/20 12:21:33)
  浏览人数:681

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距离2017年立春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是眼前这千亩良田却不会在春天得到播种。

  甘肃省平凉市工业园区四十里铺镇郿岘村多位村民指着一大片被圈起来的地块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从2012年算起,这些地被圈起来已经5年时间了,一直就这样荒着,看着着实可惜。
记者调查发现,在2012年前后,平凉市依托当地煤炭资源,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多个大型化工项目。据称,仅平凉华泓汇金煤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泓汇金公司”)投资规模就达251亿元,加之甘肃陇能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陇能化工”)以及湖北沃凯窑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沃凯窑炉”),投资总额高达数百亿元。

  随后,记者在平凉市环保、能源等部门的调查中发现,虽然多位受访官员表示,熟知平凉工业园区内的项目已经烂尾,土地处于撂荒状态,但是鉴于上述项目是由彼时平凉市主要领导引进的,所以不便置评。

  3月10日,记者就上述项目如何招商以及烂尾之后如何处置撂荒土地等问题向平凉市政府发出采访函。随后,平凉市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杨定国确认函件已经收到,但是对于采访问题,其称,已经向主要领导进行汇报。3月17日,平凉工业园区党群工作部向记者回函表示,平凉市政府领导对此作出了批示,责成平凉工业园区进行调查、了解、核实有关情况。因时间跨度较长、受国家政策、企业经营等方面影响,项目情况尚有极大变化。

  华泓汇金公司母公司陕西星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王集团”)董事长王应虎表示,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是个“扶贫开发联合招商项目”,算是陕西省重大企业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建设。
百亿项目停摆

  “在2012年开工的时候,当时很是气派,就在被围起来的那片空地上奠基的,除了市里的主要领导参加之外,省里也来了很多大领导。”四十里铺镇郿岘村村民刘军(化名)向记者称,这些地征用大概在2011年底完成,主要占用的是一社与二社的土地,由于土地赔偿与青苗补助较低,所以很多村民表示不满意,但是政府承诺一旦化工园区开工建设,将优先解决当地的劳动力。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是如此一个备受平凉市甚至是甘肃省重视的百亿煤化工项目,却在开工一年后就烂尾了,而且至今不曾复工。

  在多位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一片被铁栅栏圈起来的土地上,该地块除了一排两层高的建筑物和少许板房之外,大部分的土地处于撂荒闲置状态。厂区的安保人员向记者表示,这就是2012年平凉市政府从陕西引进的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

  至于该项目停摆了多长时间以及停摆原因,上述安保人员表示,自从2013年来到该厂区做安保工作,厂区内的设施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至于停摆原因,还需要联系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的人进行解释,因为该厂区的安保属于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

  除了上述铁栅栏围起来的地块之外,记者还发现在该地块以北及以东方向也有大片撂荒的土地。据刘军介绍,这些地块属于华泓汇金公司,共计超过500亩。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12年5月6日,华泓汇金公司70万吨烯烃项目在平凉工业园区开工建设。彼时,原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虞海燕(已落马),以及甘肃省政协、发改委、工信委、国土资源厅、国资委等多位领导出席了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据平凉市一位当地政府官员介绍,之所以上述项目备受甘肃省以及平凉市重视,是因为华泓汇金公司的母公司星王集团给当地政府“画了一个大饼”。

  星王集团当时承诺,华泓汇金公司70万吨烯烃项目,只是其在平凉投资建设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一期项目之一。因为在2012年2月,星王集团曾与平凉市签订了总投资218亿元的《平凉市煤转化循环经济70万吨/年烯烃、180万吨/年甲醇项目推进协议书》,项目规划分两期建设实施,一期完成建设投资118亿元,建成年产70万吨烯烃生产线和年产500万吨煤原料资源开采生产线;二期完成建设投资100亿元,建成年产18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线和聚乙烯、聚丙烯及精细化产品生产线。整个项目预计到2014年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35亿元,上交税金约30亿元。上述官员亦称,显然这些承诺不但没有实现,还将平凉政府给“诓”进去了。

  但是该说法星王集团并不认同。星王集团副总经理李建林向记者表示,目前华泓汇金公司在平凉已经投资了30亿元,而且受到了当地发改、国土、能源等各部门的支持,为了推进项目还成立了一个25亿元的产业基金。

  星王集团董事长王应虎亦称,目前政府正在牵头帮助企业完善项目开发手续,同时政府还帮助企业在落实政府产业基金和招商工作。

  另外,平凉市除了供应给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的土地被荒废之外。本报记者实地调查还发现,在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以东不到1公里处还有两块土地同样处于撂荒状态。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两块地分别属于陇能化工与湖北沃凯窑炉两家公司,而且占地也都超过百亩,撂荒至今不曾复种。

  盲目招商惹祸?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借助交通便利的优势,其已经形成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同时盛产油菜、苹果等经济农作物。
然而,在平凉境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借此,平凉也一直有心成为像鄂尔多斯或榆林那样的能源重镇。

  早在2002年,甘肃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就同意在平凉设立工业园区;在2006年,该工业园区正式更名为甘肃平凉工业园区。随着煤炭“黄金十年”带来的利好,平凉市希望能够“借煤转型”,提升工业园区的招商能力。在2012年,该工业园区由原来的崆峒区管理改制为平凉市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然而,也就是在2012年,平凉市引进了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随后又在2013年引进了陇能化工平凉煤炭深加工循环利用项目,然而随着上述项目的相继烂尾,平凉市也被指盲目招商。

  “之所以能够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完全是因为当时政府对投资者的实力评估不足,对煤炭行业的风向判断失误,所以酿成了今天这种进退两难的地步。”一位熟悉平凉招商的甘肃籍政府官员向记者表示,虽然平凉市政府帮助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取得了相关的审批手续,但是与其配套的泾川高平煤矿的审批手续却没有能够通过,而且近年来煤矿的审批手续几乎是被叫停的,因此,没有煤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煤化工项目。

  该官员透露,平凉市政府为了吸引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落地,泾川高平煤矿当时按照2.2元/吨的象征性价格给星王集团供煤,但是星王集团在缴纳了520亩的土地款以及其他资金之后,资金就出现了问题,因此根本无法推进一个百亿煤化工项目,加之煤矿相关审批手续没有通过,只能缓建。
“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是由当地时任领导引入的,其还曾经在2016年3月向国家发改委汇报过华泓汇金公司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但是现在该领导已经调离了平凉,所以这些项目将来怎么发展,谁也不好判断,也不好回答。”一位消息人士如是表示。

  此外,上述项目的引进似乎对投资者的实力明显评估不足。记者通过公司公开资料发现,华泓汇金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应虎于2016年9月22日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而不管是王应虎直接控制的星王集团,还是与之关联的上市公司ST华泽,均受困于资金问题。其中,ST华泽甚至因为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而被监管部门问询。

  另外,王应虎亦称,该项目之所以停工至今并不是因为“钱”的问题,是因为在审批手续方面卡了壳,目前项目已经盖了108个章。然而,该项目因为煤炭产能过剩,所以配套煤矿的手续还没有下来。

  除了当地政府对手续的承诺之外,甘肃省与平凉市针对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还承诺了一个政府专项产业基金,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落实。王应虎亦称,截至目前,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已经投资了几十个亿,其中,仅配套煤矿这一块就支付了10个亿。另外,作为一个合法守规的民营企业,手续不全自然是无法开工的。

  千亩良田撂荒

  “作为农民我们考虑的不多,既然项目不建了,与其让土地荒废,还不如还给老百姓耕种。”刘军表示,本来郿岘村耕地就不多,人均仅有1.39亩,被政府征用之后,有十几户已经完全没有地了。现在看着良田被撂荒,觉得可惜了。

  另外,由于被圈起来的土地长期撂荒无法耕种,对相邻的一所特高压变电站以及周围庄稼的安全也造成了影响。

  一位村民表示,这些土地均属于河滩地,粮食产量高,如果种玉米,每亩上千斤没有问题。撂荒之后,不能种庄稼,一两年草就长一人多高,一旦发生火灾将直接危及到旁边的特高压变电站以及周围的庄稼。

  对于土地撂荒一事,平凉市国土局一位副局长向记者表示,上述土地已经确定为国有建设用地,而且土地在企业手里。至于被撂荒一事,2017年国土部门将作为一个重点进行处理,至于这些土地是继续作为建设用地招商引资,还是恢复耕种,目前正在商讨中。

  然而,记者查阅土地法规发现,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为了进一步确认上述撂荒千亩良田如何处置。记者在采访函中就该问题重点提及,但回函并没有就此问题作出明确回复。

  为什么在煤炭产能过剩,新建煤矿政策收紧的背景之下,平凉市还要上马大型煤化工项目呢。对此,一位西北地区的能源企业人士认为,平凉这种以2.2元/吨的价格将煤炭资源转给企业的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换项目”的招商模式,而这种模式在煤炭价格“黄金十年”的时候,是地方政府拉动GDP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煤炭价格回落以及价格趋于平稳,这种招商模式是否适用,有待验证。
但是,如果地方政府对投资者实力评估不足,在招商环节上把关不严,那么出现问题是难免的,因为煤化工项目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上述能源业界人士建议,地方政府应当重新评估投资者的实力,从而判断项目的去留。

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文章推荐〗
  环保行业:垃圾焚烧产能..
  巩义“耐火粘土”储量达..
  广东省质量监督陶瓷燃气..
  我国单台产量最大裂解炉..
  江西高安陶瓷“集中供气..
  中国化学工程纳米碳酸钙..
  镁砂工业窑炉、钢铁、燃..
  水泥窑炉低氮脱硝技术研..
  陕西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山东济宁:将环保与安全..
  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
  吉林打造百亿级非金属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9 中国窑炉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2417632 传 真:010-82417635 QQ:13632878、19355744
京ICP备19054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