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我市通过大力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前4年已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6.31%,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2.04%,超时间进度2.04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良好态势,我市今年能够全面完成‘十一五’工业节能目标。”市经委有关负责人昨(5)日对记者说。 节约和替代石油产品,成为我市重点实施的节能工程 据介绍,我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我市针对自身实际,在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同时,重点抓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化工及钢铁等行业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节约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统优化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7项节能工程。 合成氨生产单位能耗,居同行业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实施了一大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宏泰生化、兰天化工、飞龙化工等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企业先后实施了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能源管理,能源综合消耗量比以前下降30%以上,经过省节能监察中心现场核查,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已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在丝纺服装行业,通过节能电机设备的更新改造,能耗比以前下降了15%左右,其中,嘉美印染公司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管理节能等方法,综合能耗下降了45%以上。鸿宇冷冻食品公司、润丰食品公司、嘉宝汽车公司等食品机械行业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煤、电、气消耗量比改造前下降25%以上。
今年投资9000万元用于节能技改 今年将加快实施南充富达竹业竹胶合板多功能生产线改造、四川信达丝绸公司锅炉节能技术改造、南部川龙化工40kt合成氨/年节能环保技改、蓬安恒诚冶金公司12500KVA矿热炉生产线改造等节能项目实施,完成投资9000多万元,实现节能量近2万吨标煤。 我市将对年能耗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监控,每季度进行分析研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加强节能监察,发改、经济、环保、质监等部门将加大对节能工作的监督和执法检查力度,审查、限制和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执行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违法违规用能和超标排放的单位和企业公开曝光,实行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