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信箱:
*
你的信箱:
信息标题:
发送信息内容:
百年梦想,申奥梦圆。把时间拨回到1991年,“你们从此开始了一个艰难的历程。你们面对许多对手。我祝你们走好运!”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接受北京奥申委递交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时,他意味深长地说。
时间穿梭,2001年7月13日申奥终于成功,全球华人为之沸腾。回首10年的申奥坎坷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饱尝煎熬,因为申奥的路上倾注了不止是北京奥申委太多的心血、汗水和泪水,同样还有国人及全球华人给予的期待、关注和梦想。
掰着指头掐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天天走近,我们从四面八方感受到浓浓的奥运氛围:人们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一伟大而神圣时刻的到来。
6月26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对全市267家企业实施停产整治以及86家企业限期治理的通知,此通知详细列出了唐山市停产整治钢铁企业名单及原因。作为环北京地区重要工业大市,河北的迎奥运行动就此展开。
其实,北京已在年初开始了一系列行动:首钢1月5日停止4号高炉,3月底第三炼钢厂全部停产,等等。与些同时,北京周边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和内蒙古自治区也先后出台政策,并加快了治理环境的步伐。如河北省石家庄、秦皇岛、唐山、保定等也有42家企业关停。
政府如此大规模的关停“两高一资”原材料工业企业,这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是从未有过的,足可以看出政府在现时的背景下,适时地以奥运为契机,治理环境的力度和决心。对政府在迎奥期间和奥运期间的“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勇气,我们备感欣喜。欣喜之余,不免担心政府的节能减排和企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只停留在奥运会控制期间,等奥运会一过,是不是会如云烟散呢?
其实,环保和发展经济两者并不相悖,这在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所拥有的正是这样一种意识:地方政府小集团利益和企业惰性思维的作祟,使得企业不情愿花大量资金投资环保型设备,结果是政府在呼喊环保的道路上“雷声大,雨点小”,钢铁企业落后的生产设备导致高污染、高能耗,生产的产品更缺乏国际竞争力。
奥运有时,环保却无时。既然环保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就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政府和钢铁企业不应该因奥运会过去,而放缓环保和企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毕竟现在已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对于环保不达标和缺乏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政府应该改造的改造,该停产的停产,该下马的下马,绝不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