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市七大主导产业之一,煤盐化工被寄于厚望。
巩固提高煤焦化、研究发展煤气化、密切关注煤液化,以深加工为主线,突出发展甲醇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粗苯深加工三大产业链条,延伸开发下游精深加工产品;以宁晋盐矿开发为基础,加快盐矿开采,延伸发展纯碱化工、氯碱化工、综合利用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煤、电、盐、碱大联合,形成较为完整的精深加工产业链。
到2016年,煤盐化工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7.8亿元、工业增加值86.2亿元、利税21.6亿元。
(一)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倡和鼓励煤化工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煤化工逐步发展成为全省支柱产业;有着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的邢台,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十一五”期间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初步规划,着力打造煤化工产业基地。
近年来,随着与中煤集团的合资合作,我市煤化工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07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煤化工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旭阳、建滔两个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旭阳焦化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焦化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是我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销售收入千亿元企业之一。
2007年,以宁晋岩盐开采为基础,开发并延伸出纯碱化工、氯碱化工产业链,奠定了我市盐化工产业基础,为经济发展又增添了一大动力。
(二)
创新驱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尤其煤化工产业,不创新,就没有市场、没有生存空间。”旭阳集团邢台园区总经理李庆华说。
借船出海,既要“拿来”,更要消化吸收再创新。近年来,通过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再创新,旭阳已实现效益的项目达上千项,目前正在进行再创新的项目有70多项。
如今,生产焦炭起步的旭阳,靠技术创新让煤炭实现了“七十二变”,产业链条越来越多,逐渐汇集成一棵枝繁叶茂的“树”———煤化工产品已构成树状结构图。
李庆华指着立在园区入口处的树状结构图对记者说,树根部分为原料煤,主干为煤焦化初级产品,枝杈代表初级产品深加工,绿色树冠为煤化工产品。产业链越往下延伸、产品越多,盈利能力越强。
从煤炭到其下游产品轻苯、环己酮,再到尼龙66,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而随着产业链不断延长,产品附加值也不断提升。当前,煤炭价格每吨约1000元,而纯苯每吨约9000元,衍生出的环己酮每吨达到了1.3万元左右,而尼龙66每吨价格高达2万多元,从原料煤到终端产品升值了近20倍。
(三)
在环境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的今天,传统化工企业几乎成了高投资、高污染、高耗能“三高”的代名词。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我市始终坚守着这一信念,走发展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才不会产生新的污染。”旭阳集团邢台园区总经理李庆华说,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化、一体化的园区发展思路,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消耗,把资源“吃干榨净”。废弃物、副产品充分利用,最终合成高附加值产品,成为企业增效的一个法宝。
“废弃物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理念一变,效益倍增。”李庆华说,如今在旭阳,大家都在琢磨如何将上游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副产品充分利用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最终合成更有价值的产品。
与煤化工企业一样,我市以宁晋岩盐开采为基础的盐化工也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建成了“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链式开发利用模式。制盐和盐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后集中回收利用,岩盐伴生物石膏经离心机脱水后进行精加工,热电厂废渣及废灰全部用于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整个盐矿资源实现绿色开采,对资源也尽量做到了无浪费利用。